
简介
《简约至上》提出了四个策略:
- 删除 - 删除多余的文字、按钮、功能。
- 组织 - 将功能整合,更容易让用户关注到重点功能。
- 隐藏 - 将重要但非高频的功能隐藏起来,简化应用操作逻辑。
- 转移 - 多平台应用,应有所侧重,不是每一个功能都要在多端实现。
内容比较基础但融会贯通不易,只看标题就可以猜到这个章节讲的内容,这本书适合快速阅读,如果你在书店恰巧看到它,1 到 2 个小时就可以翻阅一遍。
如果书就在那里,建议翻翻看,不推荐购买收藏实体书。
摘抄
- 如果你是赛道上唯一的参赛选手,那只要“足够好”就行。但多数情况下,我们都会面临激烈的竞争。这时候,边际效用——细节—就变得重要了。正如查尔斯•埃姆斯(Charles Eames)所说:“细节并不是细节。它们构成了设计。”
- 最好与其他的差别在于细节。
- 传统的观点认为,功能越多,能力就越强,产品的用途也就越广。传统的观点还认为,功能多的产品能打败功能少的产品。但相对简单的产品却频繁地替代更复杂的产品。
- 删除杂乱的特性可以让设计师专注于把有限的重要问题解决好,而且也有助于用户心无旁骛地完成自己的目标。
- 法国作家、飞行员安托万•德•圣埃克絮佩里(Antoine de Saint-Exupery)说过:“完美并非加无可加,而是减无可减。”删除作为一个策略难就难在明白怎样做到这一点。
- 项目经理因为这个功能太难做而砍掉了它… 交工日期迫近,预算资金紧张,都可能导致功能被砍掉。设计团队经常会以提供尽可能多的功能为目标。那些耗时而不容易实现的功能通常会被砍掉。如果有人强烈反对,得到的答复一般是他们的功能会在“第二期”或“第三期”实现。结果呢,无非就是得到一个由简单的功能叠加起来的毫无特色的产品,与市面上现有的平庸货色别无二致。
- 如果你发现自己(或别人)说:“假如用户需要…”那么只有一个答菜:搞清楚这个功能对用户是否真的重要。问一间:“我的目标用户经常会遇到这个问题吗?”如果回答是“几乎没有遇到过”时论下一个。那么,请放弃这个想法,不要再“假如”了,还是去发现问题吧。
- 消除错误的来源是简化体验的一个重要思路。
- 功能多对于没有机会试用的消费者有吸引力。但是消费者使用了产品之后,他们的偏好就会改变,一下子从重视功能变成了更重视可用性。
- 如果一个元素的重要性为1/2,那就把它的大小做成 1/4。
- 简单的体验优先于完整的服务。
- 只有明白推荐的理由、赞同推荐的标准、接受可能的风险,用户才会接受计算机的推荐。如果推荐的结果没有满足上述要求,人们就不会信任它。
- 让用户感觉简单的一个重要前提,就是先搞清楚把什么工作交给计算机,把什么工作留给用户。